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六成汤《温疫论》出处: 《温疫论》卷上功用: 水煎,去滓温服主治: 温疫愈后,三阴不足,大肠...
养生
名称: 六成汤《温疫论》
出处: 《温疫论》卷上
功用: 水煎,去滓温服
主治: 温疫愈后,三阴不足,大肠虚燥,大便数日不行,别无他证者
概述:
组成:
用法用量:
功用:
主治:
重要文献摘要:
《新编中药400味速查手册》:“ 肠胃津少便秘:与肉苁蓉、当归、白芍等配用。如六成汤:或配生地黄、玄参、如增液汤,均能益胃润肠,增液通便。”
《近代中医未刊本精选》:“口干舌燥,心烦不寐。便闭已十余日,频转矢气,液枯肠燥,欲下不下,舌前半绛嫩,后根黑腻,脉细而涩。此景岳所谓便。虽不通,必不可用硝黄,而势有不得不通者,宜用通于补之剂也。法当滋阴润肠,张氏济川煎润利之,或用吴氏六成汤,熟地、淡苁蓉、当归、天冬、麦冬、白芍,使其津液流通,自能润下。”
《临床常用方剂手册》:“泻下剂多以泻下药为主组成,具有通便、下积、泻实、逐水等作用,用以治疗里实证。代表方如星萎承气汤、更衣丸、六成汤等。”
《温疫论评注》:“六成汤:本方以当归、芍药,地黄滋补营血,配天,麦二冬养阴生津,苁蓉补肾润肠,六药配合共奏养阴和血、生津润肠作用,适用于病后肠燥大便秘结之症。觉谷道夯闷,宜作蜜煎导,甚则宜六成汤。对温疫病愈后的几种大便不正常现象,也从病因、症状和治法上,作了分析和讨论,并创制六成汤治疗阴虚肠燥便秘,七成汤治疗命门火衰泄泻。”
《中国中医药年鉴》:“对于‘三阴不足,大肠虚燥’的便结不能用承气攻下,创六成汤(当归、白芍药、地黄、天门冬、肉苁蓉、麦门冬),滋养阴液而达‘攻下’之用,体现了‘以补药之体,做泻药之用’的治疗思想。”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