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补虚止嗽丸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出处: 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大同方)功用: 补脾益肺,止...
养生
名称: 补虚止嗽丸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
出处: 《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》(大同方)
功用: 补脾益肺,止嗽化痰
主治: 中气虚弱,日久咳嗽
概述:
组成:
党参一两(30g),白术四两(120g),云苓、当归各三两(各90g),广皮二两(60g),半夏三两(90g),炙耆四两(120g),炙升麻、柴胡各五钱(各15g),麦冬、五味子各一两(各30g),炙百合、炙冬花各二两(各60g),白芥子一两(30g),炙草二两(60g)。
用法用量:
1、古代用法: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。每服三钱,开水送下。
2、现代用法: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次9g,开水送服。
功用:
补脾益肺,止嗽化痰。
主治:
方义:
本药功能补气升提,润肺止咳化痰。方中以党参、黄芪补中益气为主药;辅以白术补脾燥湿:茯苓健脾渗湿,升麻和柴胡升提阳气,当归补血,五味子滋肾敛肺,麦冬养阴润肺而生津;佐以百合润肺止咳,款冬花润肺下气,止咳化痰;白芥子下气消痰,陈皮理气燥湿化痰,半夏燥湿化痰,亦为佐药;甘草润肺祛痰,调和诸药则为使药。上药合用,共奏补气润肺,止咳化痰之功效,实为治疗中气虚弱,久咳久嗽病证之良药。
配伍特点:
若兼见咳痰量多色白清稀,脘闷纳差,苔腻者,则为痰湿蕴盛,可配用二陈丸,以增强燥湿化痰之功效;若兼见腰酸膝软,畏寒肢冷,咳逆气喘,动则益甚,或呼多吸少者,则为脾肾阳虚,肾不纳气,可配用金匮肾气丸和补中益气丸同用,以加强温肾纳气补益之功;若泄泻不已,可配合参苓白术丸同服;若咳嗽较重,可配合人参保肺丸同服;若咳嗽不已,咳则遗尿,或大便不固者,可配合蛤蚧定喘丸同服。
运用:
1、诊断要点:中气虚弱,呼吸气短,咳嗽少力,久而不已,身倦乏力,食少腹胀,大便溏薄,脉弱无力者。
2、临床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结核属中虚气弱者适宜。
使用注意:
本药为气虚咳嗽而设,内含大量补气性温之品,故凡痰热壅盛,症见咳痰黄稠等患者,不宜使用。本药服用期间,应忌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,以免动火、助湿生痰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