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附子建中汤《医方大成》出处: 《医方大成》卷三引《济生》主治: 脾气虚寒,腹胁胀满,身体沉重...
养生
名称: 附子建中汤《医方大成》
出处: 《医方大成》卷三引《济生》
主治: 脾气虚寒,腹胁胀满,身体沉重,面色萎黄,呕吐不食
概述:
组成:
肉豆蔻(面裹煨)、白豆蔻、附子(炮,去皮)、厚朴(去皮,炒)、白术、干姜(炮)、神曲(炒)、红豆各一两,丁香、木香(不见火)、甘草(炙)、胡椒各半两。
用法用量:
主治:
重要文献摘要:
方论选录:
1.《永类钤方》:“治同胃虚寒,《济生》进食丸、壮脾丸、六君子汤、荜澄茄丸、附子建中汤。涎多,生胃丹。五劳虚寒,白术散。并《济生方》。”
2.《脉法指要》:“明代娄全善曾记载一老者,症块发动,痛引左胁,药食呕吐,脉紧细而迟,左脉渐渐微小,遂绝止者,二三十许,复手诊之亦然,又渐渐出,如故者良久,又绝止如前,用附子建中汤,加吴茱萸,十数日,痛痊愈,脉复常。由此可见代脉亦非必死之证。”
3.《医方类聚》:“积气作痛者,当于感应丸方求之。或吐,或泄,状如霍乱,及冒涉寒湿,贼风入腹,拘急切痛,加附子三分,名附子建中汤。疝气作楚,再于附子建中汤中,煎时加蜜一箸头许,名蜜附子汤。”
4.《皇汉医学》:“《勿误药室方函口诀》本方条曰:此方为寒疝之主剂,故用于腰腹阴囊苦痛者。后世虽用附子建中汤,不如蜜煎此方之有速效也。又失糖家常腰脚,脐腹无力,脚弱,蠃瘦,腰痛者,此方及大乌头煎有效,依证加鹿茸,或为末加入亦佳。”
5.《杨力讲<黄帝内经>》:“胃寒:根据叶天士‘卫外之阳,内应于胃阳’的理论,对胃寒者可强健卫气从而达到间接温胃的目的,如对易受凉而胃痛者可服附子建中汤加公丁香、肉桂。”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