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苦参煎《产科发蒙·附录》出处: 《产科发蒙·附录》引周新定方主治: 妇人阴中生疮,脓汁淋沥疼...
养生
名称: 苦参煎《产科发蒙·附录》
出处: 《产科发蒙·附录》引周新定方
主治: 妇人阴中生疮,脓汁淋沥疼痛者
概述:
组成:
用法用量:
主治:
重要文献摘要:
《伤寒论集注》:“赵以德日:蚀上部者,内损心肺,外伤咽喉,肺为气之主,咽喉为声音之户,由是其声嘎矣。甘草泻心,治其湿热.分利其小便,而黄连非唯治心睥热.而亦治虫,然则与泻心汤治痞之意,盖迥乎异也。蚀于下部则咽干,苦参汤淹洗之。”
《亟斋急应奇方》:“治疥疮,寒水石二两,蛇床子六钱,黄芩枯的,六钱,防风六钱,白砒五分,硫黄四钱,川椒五钱,共为末,猪油调搽,先用苦参煎水,洗澡用。”
《寿世简便集》:“因杖责不能动及疔甲肿烂,生寒热,心魂惊怖。木耳四两,人净窝,炒焦存性为末,每服五钱,黄酒一碗调服。服后坐片时,药力行至疮上,痒甚,不时流血水。外以防风、荆芥、苦参煎水洗之,好膏药贴上,自愈。”
《东医宝鉴》:“凡漏疮,孔中多有秽恶,常须避风洗净。白芷、露蜂房,或大腹皮、苦参煎汤熏洗,拭干。取东向石榴根皮为末,干糁以杀淫虫。”
《中药安全性预警研究》:“患者,男,80岁,因全身瘙痒难忍,服用荆芥10g、桂枝12g、杭菊20g、乌梢蛇20g等内服,另加苦参煎外洗,未出现任何不适。后不慎将苦参60g放入
药内,同时水煎约500ml内服,服后约20分钟左右出现四肢痉挛、张口困难、言语不利、头晕、心慌、恶心、呕吐胃内容物。查体:体温36.2℃,脉搏50次/分,呼吸14次/分,血压120/40mmHg。神志清楚,痛苦面容,瞳孔等大,腱反射亢进。予洗胃、导泻及补液等对症治疗,症状渐缓解。”
《哮喘》:“清热燥湿,祛风杀虫,平喘。经证明苦参煎剂和苦参总碱有平喘作用。其中氧化苦参碱及槐根碱平喘作用较显著。临床用于治支气管哮喘有一定效果。”
《张仲景金匮要略匮》:“狐盛之为病,状如伤寒,默默欲眠,目不得闭,卧起不安。蚀于喉为螯,蚀于阴为狐,不欲饮食,恶闻食臭,其面目乍赤、乍黑、乍白。蚀于上部则声嗄,甘草泻心汤主之 蚀于下部则咽干,苦参汤洗之。蚀于肛者,雄黄熏之。”
各家论述: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