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断红丸别名: 剪红丸(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)。出处: 《济生》卷八功用: 补肾主治: 肠虚...
养生
名称: 断红丸
别名: 剪红丸(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一)。
出处: 《济生》卷八
功用: 补肾
主治: 肠虚,脏腑久虚而肠风痔疾,下血不止,或所下太多,面色萎黄,日渐羸瘦
概述:
组成:
侧柏叶(微炒黄)、川续断(酒浸)、鹿茸(燎去毛,酒煮)、附子(炮,去皮脐)、黄芪(去芦)、阿胶(锉,蛤粉炒成珠子)、当归(去芦,酒浸)各一两(120g),白矾(枯)半两(60g)。
用法用量:
功用:
主治:
方义:
下血伤阴,阴损及阳,血仍不止。法宜止血、滋阴、补阳并举,塞流、澄源、复旧同施。方用侧柏、阿胶、白矾收敛止血。《本草正》谓:“续断用其苦涩,其味苦而重,故能人血分,调血脉,消肿毒、乳痈、痔漏,治损跌伤,续筋骨血脉;其味涩,故能治吐血、衄血、崩淋、胎漏、便血、尿血。”本品既补肝肾之虚,又可收混止血,协助前药塞流,方名断红,有必先止血后补虚之意。失血而致血虚,法当补血,故用阿胶、当归补之。阴损及阳,又宜壮其阳气,鹿茸为补肾壮阳第一要药,得善于温阳的附子为助,可以培补下元,生发阳气阳。已生之阳恐防散失,故配黄芪固之;血是因阳陷,故用黄芪举之。八药同用,能呈温补下元,收敛止血功效。
重要文献摘要:
原方选录
《济生》:“断红丸治脏腑虚寒,下血不止,面色痿黄,日久羸瘦。侧柏叶(微炒黄)、川续断(酒浸)、鹿茸(燎去毛,酒煮)、附子(炮,去皮脐)、黄芪(去芦)、阿胶(锉,蛤粉炒成珠子)、当归(去芦,酒浸)各一两,白矾(枯)半两。上为细末,醋煮米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空心、食前米饮送下。”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