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敛阴泻肝汤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出处: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下册功用: 酸敛止汗,凉润复液,宣通利...
养生
名称: 敛阴泻肝汤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
出处: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下册
功用: 酸敛止汗,凉润复液,宣通利咽
主治: 咽痹
概述:
组成:
生杭芍一两半,天花粉一两,射干四钱,浙贝母(捣碎)四钱,酸石榴(连皮捣泥)一个。
用法用量:
功用:
主治:
重要文献摘要:
原方选录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:“此节之咽痛,以多汗亡阴也,与少阴篇之汗出亡阳者原互相对照。盖其人之肝脏蕴有实热,因汗出过多耗其阴液,其热遂上窜郁于咽中而作痛,故曰其咽为痹。痹者热与气血凝滞不散也。仲师当日未言治法,而愚思此证当用酸敛之药以止其汗,凉润之药以复其液,宣通之药以利其咽,汇集为敛阴泻肝汤(生杭芍两半,天花粉一两,射干四钱,浙贝母四钱捣碎,酸石榴一个连皮捣烂),同煎汤一盅半,分两次温服下。”
方论选录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解读》:“敛阴泻肝汤:伤寒厥阴病,先厥后发热,下利必自止,而反汗出,咽中痛,其喉为痹者。生杭芍两半,天花粉一两,射干四钱,浙贝母四钱捣碎,酸石榴一个连皮捣烂,同煎汤一盅半,分两次温服下。按:此咽痛,以多汗亡阴也。盖其人之肝脏蕴有实热,因汗出过多耗其阴液,其热遂上窜郁于咽中而作痛,故曰其咽为痹。痹者热与气血凝滞不散也。治此证当用酸敛之药以止其汗,凉润之药以复其液,宣通之药以利其咽,汇集为方,庶可奏功。”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