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凉膈消毒饮《医宗金鉴》出处: 《医宗金鉴》卷五十九功用: 泻火解毒,清热透疹主治: 疹毒里热...
养生
名称: 凉膈消毒饮《医宗金鉴》
出处: 《医宗金鉴》卷五十九
功用: 泻火解毒,清热透疹
主治: 疹毒里热壅盛,或疹已发于外,上攻咽喉,轻则肿痛,甚则汤水难下
概述:
歌诀:
里热喉痛苦难当,凉膈消毒饮最良,荆防翘薄芩栀草,牛蒡芒硝生大黄。
组成:
荆芥穗、防风、连翘(去心)、薄荷叶、黄芩、生栀子、生甘草、牛蒡子(炒,研)、芒消、大黄(生)。
用法用量:
功用:
泻火解毒,清热透疹。
主治:
方义:
方用调胃承气汤泻热下行,黄芩、连翘、栀子清热解毒,荆芥、防风、牛蒡子、薄荷叶疏风散热,解毒透疹。
运用:
重要文献摘要:
1、《医宗金鉴》:“凉膈消毒饮治小儿疹毒,里热壅盛,或疹已发于外方。荆芥穗、防风、连翘、薄荷叶、黄芩、栀子、甘草、炒牛蒡子、芒硝、大黄。加灯心,水煎服。”
2、《医宗金鉴》:“疹毒热盛,上攻咽喉,轻则肿痛,甚则汤水难下,最为可虑。表邪郁遏,疹毒不能发舒于外,致咽喉作痛者,元参升麻汤(荆芥、防风、升麻、粘子、元参、甘草)主之。里热壅盛或疹己发于外而咽喉作痛,以凉膈消毒饮(荆芥、防风、连翘、薄荷,黄芩、栀子、甘草、粘子、芒硝、大黄,灯心)主之。……失音者,乃热毒闭塞肺窍而然也。疹初失音者,元参升麻汤主之;疹已发而失音者,加减凉膈散(薄荷、栀子、元参、连翘、甘草、桔梗、麦冬、粘子、黄芩)主之;疹没后声哑者,儿茶散(硼砂、孩儿茶)主之。”
各家论述:
吴谦:元参升麻汤(荆芥、防风、升麻、牛蒡子、玄参、生甘草)和凉膈消毒饮(荆芥穗、防风、连翘、薄荷叶、黄芩、生栀子、生甘草、牛蒡子、芒硝、生大黄,引用灯心),其曰:“疹毒热甚上攻喉,肿痛难堪实可忧,表邪元参升麻用,里热凉膈消毒求。疹毒热盛,上攻咽喉,轻则肿痛,甚则汤水难下,最为可虑,表邪郁遏,疹毒不能发舒于外,致咽喉作痛者,元参升麻汤主之;里热壅盛,或疹己发于外,而咽喉作痛,以凉膈消毒饮主之”。(《医宗金鉴·卷五·痘疹心法要诀·喉痛》)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