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清燥汤《脾胃论》别名: 茯苓燥湿汤出处: 《脾胃论》卷下功用: 清肺润燥,健脾祛湿主治: ①...
养生
名称: 清燥汤《脾胃论》
别名: 茯苓燥湿汤
出处: 《脾胃论》卷下
功用: 清肺润燥,健脾祛湿
主治: ①《脾胃论》:痿厥之病,腰以下痿软,瘫痪不能动,行走不正,两足欹侧②《保婴撮要》:小儿自汗,或因热伤元气,大小便秘涩
概述:
歌诀:
组成:
黄连(去须)、酒黄柏、柴胡各一分(各0.3g),麦门冬、当归身、生地黄、炙甘草、猪苓、建曲各二分(各0.6g),人参、白茯苓、升麻各三分(各0.9g),橘皮、白术、泽泻各五分(各1.5g),苍术一钱(3g),黄芪一钱五分(4.5g),五味子九枚。
用法用量:
1、现代用法:将所有药材一起研为粗末,每次15克,用水煎服。
2、古代用法:上㕮咀,如麻豆大。每服半两,以水二盏半,煎至一盏,去滓,稍热,空心服。
功用:
主治:
①《脾胃论》:痿厥之病,腰以下痿软,瘫痪不能动,行走不正,两足欹侧。
②《保婴撮要》:小儿自汗,或因热伤元气,大小便秘涩。
方义:
重要文献摘要:
各家论述: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