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解急蜀椒汤别名: 蜀椒汤出处: 《外台秘要》卷七引《小品方》功用: 解结逐寒主治: 寒疝气,...
养生
名称: 解急蜀椒汤
别名: 蜀椒汤
出处: 《外台秘要》卷七引《小品方》
功用: 解结逐寒
主治: 寒疝气,心痛如刺,绕脐腹中尽痛,白汗出,困急欲死者
概述:
歌诀:
小品解急用蜀椒,姜附半夏草枣僚;心腹剧痛白汗出,益火消阴痛自消。
组成:
蜀椒(炒出汗)二百枚,附子(炮)一枚(20g),粳米半升(30g),干姜半两(15g),半夏(洗)十二枚(15g),大枣二十枚,甘草(炙)一两(10g)。
用法用量:
上切。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澄清,热服一升,不愈,更服一升。
功用:
解结逐寒。
主治:
寒疝气,心痛如刺,绕脐腹中尽痛,白汗出,困急欲死者。
方义:
寒邪相侵,经脉挛急而呈剧痛,法当温散凝结之寒,舒缓经脉之挛,故方用蜀椒温散寒邪,消其病因;舒缓经脉,解其孪急;宣通壅滞,通其津气,因欲借此力挽狂澜,故非重用不能建功。复用姜附之温,助其益火消阴;半夏之辛,助其燥湿行津;草枣之甘,助其缓解挛急,共呈温阳散寒,缓急解痉功效。
重要文献摘要:
原方选论
《外台秘要》:“解急蜀椒汤(蜀椒、附子、干姜、半夏、粳米、甘草、大枣),主治与大乌头煎相同,而药性比较平和,值得借鉴。”
方论选录
《小品方》:“解急蜀椒汤,主寒疝气,心痛如刺,绕脐腹中尽痛,自汗出,欲绝方。蜀椒(汗)二百枚,附子一枚,炮粳米半升,干姜半两,半夏(洗)十二枚,大枣二十枚,甘草(炙)一两。上七味,切,以水七升,煮取三升,澄清热服一升,不瘥更服一升,数用疗心腹痛,槎徼困急欲死,解结逐寒上下痛良。忌猪羊肉、饧、海藻、菘菜。”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