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防已茯苓汤别名: 茯苓汤(《鸡峰普济方》)出处: 《金匮要略》功用: 益气通阳,利水消肿,通...
养生
名称: 防已茯苓汤
别名: 茯苓汤(《鸡峰普济方》)
出处: 《金匮要略》
功用: 益气通阳,利水消肿,通阳化气,表里分消
主治: 脾肺气虚,水湿停留。治“皮水”,症见四肢浮肿,按之没指,不恶风,腹肿胀如鼓,不渴,小便不利,舌淡苔白,脉浮
概述:
组成:
用法用量:
功用:
主治:
方义:
运用:
加减化裁:
重要文献摘要:
方论选录
《绛雪园古方选注》:“防己茯苓汤,防己三两,黄芪三两,桂枝三两,茯苓六两,甘草二两。上五味,以水六升,煮取二升。分温三服。汉防己,太阳经入里之药,泄腠理,疗风水,通治风湿、皮水二证。《金匮》汗出恶风者,佐白术;水气在皮肤中聂聂动者,佐桂枝。一以培土,一以和阳,同治表邪,微分标本。盖水湿之阳虚,因湿滞于里而汗出,故以白术培土,加姜枣和中。胃不和再加芍药。皮水之阳虚。因风水袭于表。内合于肺,故用桂枝解肌散邪兼固阳气。不须姜枣以和中也。黄芪汤方下云;服药当如虫行皮中,从腰下如冰,可知其汗仅在上部,而不至于下,即用白术内治其湿。尤必外用被围腰下,接令取汗,以通阳气也。余治太阳腰髀痛,审症参用两方,如鼓应桴,并识之。”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