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痰气俱安汤出处: 《罗氏会约医镜》功用: 化痰降气,清热通窍主治: 癫。因气逆滞,塞心窍,壅...
养生
名称: 痰气俱安汤
出处: 《罗氏会约医镜》
功用: 化痰降气,清热通窍
主治: 癫。因气逆滞,塞心窍,壅经络,僵仆搐搦,强直昏迷
概述:
组成:
陈皮(去白)二三钱(6~9g),半夏二钱(6g),胆星一二钱(3~6g),海石二钱(6g),白芥子(炒,研)七分(2.1g),泽泻、木通各一钱三分(4g)。
用法用量:
功用:
主治:
方义:
配伍特点:
运用:
1.本方以僵仆搐搦,强直昏迷,舌质红,苔黄膩,脉滑数为诊断要点。
2.临床用于痰气壅滞化热之全身惊厥性发作。
加减化裁:
如大便闭结而火不下者,加大黄,不应加芒消;如痰盛,火不降者,加童便;如舌黄,小水不利者,加栀子;如口渴喜冷者,加生石膏;如胸胀痛者,加青皮;如痰因风鼓,加钩藤钩、姜蚕;如经络痰滞不活,加竹油、姜汁。但所加者,分量宜重。
重要文献摘要:
方论选录:
《中医病证专辑癫狂痫》:“论癫狂〔痰气俱安汤〕治癫因气逆痰滞,塞心窍,壅经络,僵仆搐搦,强直昏迷。至于火之有无,宜察其脉证而加减之。陈皮(去白)二三钱,半夏二钱,胆星一、二钱,海石二钱,白芥子(炒研)七分,泽泻、木通各一钱三分。水煎,温服。如大便闭结,而火不下者加大黄;不应,加芒硝。如痰盛火不降者,加童便。如舌黄,小水不利者,加栀子。如口渴喜冷者,加生石膏。如胸胀痛者,加青皮。如痰因风鼓,加钩藤、姜蚕。如经络痰滞不活,加竹油姜汁。但所加者分量宜重。”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