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俞山人降气汤出处: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功用: 宣降气机,平喘化痰主治: 虚阳上攻,气不升降...
养生
名称: 俞山人降气汤
出处: 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功用: 宣降气机,平喘化痰
主治: 虚阳上攻,气不升降,上盛下虚,膈壅痰实喘满,咽干不利,烦渴引饮,头目昏眩,腰脚无力,四肢倦怠,咳嗽,兼治风湿脚气
概述:
组成:
前胡、五加皮(姜汁涂,炙)、厚朴(姜浸一宿)、黄芪(炒,去芦)、当归、紫苏子(微炒)、甘草(炙)、肉桂(不见火)、陈皮(去白)、半夏曲(炙)各一两(37g),干姜(炮)、人参附子(炮,去尖)、羌活、桔梗(炒)各半两(19g)。
用法用量:
1.古代用法:上十五味,同作粗末,每服三钱,水一盏半,入紫苏三叶,生姜三片,枣一枚,煎至七分,去滓食后服。
2.现代用法:每服11g,水一盏半,煎服。
功用:
宣降气机,平喘化痰。
主治:
虚阳上攻,气不升降,上盛下虚,膈壅痰实喘满,咽干不利,烦渴引饮,头目昏眩,腰脚无力,四肢倦怠,咳嗽,兼治风湿脚气。
重要文献摘要:
方论选录
《中国医学名著珍品全书中》:“治虚阳上攻,气不升降,上盛下虚,膈壅,痰实喘满,咽乾不利,烦渴引饮,头目昏眩,腰脚无力,四肢倦怠,咳嗽。兼治风湿脚气。前胡、五加皮(姜汁涂),厚朴(姜浸一宿,炙),黄芪(去芦炒)、当归、紫苏子(微炒)、甘草(炙)、肉桂(不见火)、陈皮(去白)、半夏曲各一两,干姜(炮、炙)、人参附子(炮),羌活(去尖)、桔梗(炒)各半两。上十五味,同作粗末。每服三钱,水一盏半,入紫苏三叶,生姜三片,枣一枚,煎至七分,去滓,食后服。”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