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麝香饮出处: (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三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传尸骨蒸,一切劳疾。 组成: 柴...
养生
名称: 麝香饮
出处: (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三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传尸骨蒸,一切劳疾。
组成: 柴胡(去苗,剉)一两、阿魏三分(炒、为末)、甘草(如病人中指大、剉)、青蒿、桃仁、柳枝、金樱枝各一握(细剉)、薤白、葱白各七茎(切)、槟榔一两(为末,分作三帖)
用法用量: 上药以童子小便四升,宿浸诸药于密室内,五更初煎,取一升半,去滓,下麝香一分研,分作三服。每一服入槟榔末一帖顿服;如人行三二里,暖第二服,亦下槟榔末,顿服,服时捻却鼻,服才了,以白梅含之,莫令心头恶,吐却药,须臾或吐,必有物出,或未吐,如前更服;第三服必吐泻,泻下恶物并劳虫等,不可名状,或爪眼下并身上出如蚁如毛。其泻下虫,唯白色必愈,余色者难愈。才吐泻了,便以薤白粥并软饭补之。仍如法将息。
主治: 传尸骨蒸,一切劳疾。
加减化裁:
葱白:辛,温。归肺、胃经。发汗解表,散寒通阳。
柴胡:辛、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。
青蒿:苦、辛,寒。归肝、胆经。清虚热,除骨蒸,解暑热,截疟,退黄。
薤白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肺、胃、大肠经。通阳散结,行气导滞。
槟榔:苦、辛,温。归胃、大肠经。杀虫,消积,行气,利水,截疟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