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文蛤散出处: 文蛤散,出自汉·张仲景《伤寒论》功用: 清热利湿,调和营卫。主治: 营卫湿热证...
养生
名称: 文蛤散
出处: 文蛤散,出自汉·张仲景《伤寒论》
功用: 清热利湿,调和营卫。
主治: 营卫湿热证。伤寒病在阳,应以汗解之,反以冷水潠之,若灌之,其热被劫不得去,弥更益烦,肉上粟起,意欲饮水反不渴者;渴欲饮水不止者。
歌诀: 文蛤散中用五两,主治营卫湿热证,脾胃湿热亦可用,临证加味功效增。
组成: 文蛤五两(15g)。
用法用量: 上一味,为散,以沸汤和方寸匕服。汤用五合。
配伍特点: 1.文蛤散既是辨治营卫湿热证的重要代表方,又是辨治诸多杂病如肺病、心病的重要基础方。 2.方中文蛤既可治表,又可治里;从方中用药用量及调配分析得知,文蛤散的应用并不局限于营卫湿热证,还可用于辨治诸多杂病,如内分泌疾病、代谢障碍疾病等。 3.运用文蛤散辨治的基木病证(无论病变部位在表还是在里)是湿热;根据方中用药分析,本方重在清热化湿。
运用: 1.中医病证:营卫湿热证。皮肤、肌肉上粟起(鸡皮疙瘩症),或皮肤瘙痒。 2.西医疾病:皮肤过敏症,淋浴后肌肤凸起症,过敏性风闭疹,以及皮肤结核、结疖,慢性胃炎,慢性胰腺炎,甲状腺功能亢进症,糖尿病等临床表现符合营卫湿热证者。
加减化裁: 若夹寒,可与桂枝麻黄各半汤合方用之;若夹湿热,可与牡蛎泽泻散合方用之。
使用注意: 方中文蛤味苦性寒而燥,寒则清热,苦则燥湿,苦寒相用,以愈湿郁营卫证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