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雄黄摩风膏出处: (《圣惠》卷二十五) 分类: 古方概述: 痛风及白虎风。脚膝筋脉不利,挛痛...
养生
名称: 雄黄摩风膏
出处: (《圣惠》卷二十五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痛风及白虎风。脚膝筋脉不利,挛痛抽掣,鬼疰贼风,并骨髓疼痛。
组成: 雄黄半两(细研)、硫黄二两(细研)、朱砂半两(细研)、鬼箭羽、犀角屑、侧子(生,去皮脐)、羚羊角屑、鹿角胶、附子(生,去皮脐)、踯躅、川乌头(生,去皮脐)、木香、汉防己、牛膝(去苗)、细辛各一两、虎胫骨六两、石斛(去根)、败龟、菖蒲各五两、熟干地黄、沙参(去芦头)、薯蓣、巴戟、芎䓖、续断、杜若、当归、秦艽(去苗)、狗脊、萆薢、茵芋、白蔹、桂心、杜仲(去粗皮)、川椒(去目)、天雄(生,去皮脐)各一两。
用法用量: 上剉细,以炼了腊月猪脂六斤,纳铛中,同诸药,以文火煎,自早至午。候药味尽。用新布绞去滓,更以绵滤。净拭铛,更煎炼,然后入硫黄、雄黄、朱砂等,以柳木篦搅令匀,候凝,收于瓷器中,但有痛处,先用膏摩三二百遍,后涂膏于故帛上贴之。如内有风毒,即空心服弹子大,以温酒送下。
主治: 痛风及白虎风。脚膝筋脉不利,挛痛抽掣,鬼疰贼风,并骨髓疼痛。
加减化裁: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白蔹:苦,微寒。归心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,敛疮生肌。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秦艽:辛、苦,平。归胃、肝、胆经。祛风湿,清湿热,舒筋络,止痹痛,退虚热。
防己:苦,寒。归膀胱、肺经。祛风湿,止痛,利水消肿。
狗脊:苦、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祛风湿,补肝肾,强腰膝。
萆薢:苦,平。归肾、胃经。利湿去浊,祛风除痹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牛膝:苦、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逐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利尿通淋,引血下行。
朱砂:甘,微寒;有毒。归心经。清心镇惊,安神,明目,解毒。
羚羊角:咸,寒。归肝、心经。平肝息风,清肝明目,清热解毒。
杜仲: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续断:苦、辛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续折伤,止崩漏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石斛:甘,微寒。归胃、肾经。益胃生津,滋阴清热。
雄黄:辛,温;有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
硫黄:酸,温;有毒。归肾、大肠经。外用解毒疗疮、杀虫止痒;内服补火助阳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