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归芍地黄汤合二至丸分类: 古方组成: ①归芍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:当归、白芍、熟地、山萸肉、旱...
养生
名称: 归芍地黄汤合二至丸
分类: 古方
组成: ①归芍地黄汤合二至丸加味:当归、白芍、熟地、山萸肉、旱莲草、女贞子。②二仙汤加味:仙茅、仙灵脾、巴戟天、当归、川断、枸杞子、制香附、穿破石、牡丹皮、红花、鹿角霜。③九子补肾汤:菟丝子、枸杞子、熟附子、香附、乌药、厂郁金、巴戟。④益肾温经汤加味:柏子仁、当归、赤芍、丹参、鸡血藤、焦山楂、益母草、香附、桑寄生、牡丹皮、泽兰。
用法用量: 水煎服,日1剂。经后服方①五剂;经间服方②三剂;经前服方③五剂;行经期服方④二剂。
功用: 脑垂体肿瘤摘除术后不孕症。
加减化裁:
牡丹皮:苦、辛,微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活血化瘀。
赤芍:苦、微寒。归肝经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桑寄生:苦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祛风湿,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元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乌药:辛,温。归肺、脾、肾、膀胱经。行气止痛,温肾散寒。
香附: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。归肝、脾、三焦经。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。
山楂:酸、甘,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肝经。消食健胃,行气散瘀,化浊降脂。
郁金:辛、苦,寒;归肝、胆、心、肺经。活血止痛,行气解郁,清心凉血,利胆退黄。
丹参:苦,微寒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,清心除烦,凉血消痈。
红花:辛,温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
益母草:苦、辛,微寒。归肝、心包、膀胱经。活血调经,利尿消肿,清热解毒。
泽兰:苦、辛,微温。归肝、脾经。活血调经,祛瘀消痈,利水消肿。
鸡血藤:苦、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活血补血,调经止痛,舒筋活络。
柏子仁:甘,平。归心、肾、大肠经。养心安神,润肠通便,止汗。
巴戟天:甘、辛,微温。归肾、肝经。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。
仙茅:辛,热;有毒。归肾、肝、脾经。补肾阳,强筋骨,祛寒湿。
菟丝子: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枸杞子:甘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
女贞子:甘、苦,凉。归肝、肾经。滋补肝肾,明目乌发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