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黑膏药出处: (《准绳•疡医》卷六) 分类: 古方概述: 杖疮及诸疮。 组成: 防风、荆芥、...
养生
名称: 黑膏药
出处: (《准绳•疡医》卷六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杖疮及诸疮。
组成: 防风、荆芥、连翘、大黄、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当归、赤芍药、玄参、紫金皮各一两、木鳖子、白芷、杏仁、桃仁、生地各五钱、地芫荽、黄花菀、侧柏叶、地薄荷、猪?聍各二两、乳香、没药、儿茶、大黄、当归各一两、杉皮炭、枫香、龙骨(煅)、赤石脂(煅)、血竭、樟脑各五钱、孩儿骨(煅)、朱砂、水银各二钱半、麝香五分
用法用量: 上将后十五味为末,将前二十一味铡碎,水煎熬浓汁,滤去滓再煎,令汁如饧样,入猪油二斤,慢火熬令汁干,入光粉一斤,旋入,搅至黑色成膏,滴水中成珠,可丸不粘手为度,次入黄蜡二两熔化,出火毒数日,再微熬,熔入乳香后十五味末,搅匀,油纸摊贴。
主治: 杖疮及诸疮。
加减化裁:
荆芥: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解表散风,透疹,消疮。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薄荷:辛,凉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气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黄柏: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除骨蒸。
连翘:苦,微寒。归肺、心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疏散风热。
玄参:甘、苦、咸,微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滋阴降火,解毒散结。
赤芍:苦、微寒。归肝经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侧柏叶:苦、涩,寒。归肺、肝、脾经。凉血止血,化痰止咳,生发乌发。
乳香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活血定痛,消肿生肌。
没药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血竭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定痛,化瘀止血,生肌敛疮。
儿茶:苦、涩,微寒。归心、肺经。活血止痛,止血生肌,收湿敛疮,清肺化痰。
朱砂:甘,微寒;有毒。归心经。清心镇惊,安神,明目,解毒。
龙骨:甘、涩,平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。
麝香:辛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开窍醒神,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赤石脂:甘、酸、涩,温。归大肠、胃经。涩肠止泻,收敛止血,生肌敛疮。
樟脑:辛,热;有毒。归心、脾经。除湿杀虫,温散止痛,开窍辟秽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