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黄药子川芎汤分类: 古方组成: 黄药子15~20g,川芎10~15g,白芷15g,芥穗10g...
养生
名称: 黄药子川芎汤
分类: 古方
组成: 黄药子15~20g,川芎10~15g,白芷15g,芥穗10g,天麻10g,蜈蚣3~5条,僵蚕15g,全蝎6~10g,蝉衣10g,斑蝥2~5个,滑石粉15g,桃仁15g,莪术15g,厚朴10g,枳壳10~15g,二丑20~30g,槟榔20~30g,熟地20~30g,党参10~1g,黄芪15~30g,大枣5个,生姜5片。
用法用量: 水煎2次,早晚服。
功用: 脑瘤、鼻咽癌、喉癌。
加减化裁:
生姜:辛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化痰止咳,解鱼蟹毒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厚朴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肺、大肠经。燥湿,行气,消积,消痰平喘。
滑石:甘、淡,寒。归膀胱、肺、胃经。利尿通淋,清热解暑;外用祛湿敛疮。
槟榔:苦、辛,温。归胃、大肠经。杀虫,消积,行气,利水,截疟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莪术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斑蝥:辛,热;有大毒。归肝、胃、肾经。破血逐瘀,散结消癥,攻毒蚀疮。
黄药子:苦,寒;有毒。归肺、肝、心经。化痰散结消瘿,清热凉血解毒。
天麻:甘,平。归肝经。息风止痉,平抑肝阳,祛风通络。
全蝎:辛,平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蜈蚣:辛,温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僵蚕:咸、辛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化痰散结。
党参:甘,平。归脾、肺经。补脾益肺,养血生津。
黄芪:甘,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大枣:甘,温。归脾、胃、心经。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