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清化益肾汤出处: (《效验秘方》李寿山方) 分类: 古方概述: 慢性肾小球肾炎。症见水肿时重...
养生
名称: 清化益肾汤
出处: (《效验秘方》李寿山方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慢性肾小球肾炎。症见水肿时重时轻,时起时伏,或始终水肿不明显,腰痛倦怠,或无明显症状,舌质偏淡,或有紫气瘀点,面色不华,脉沉细或弦。尿常规检查有蛋白、管型、红白细胞等,或有血压高、贫血、胆固醇与类脂质高等。中医辨证属于脾肾亏虚,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而兼夹湿邪血瘀之水肿、肾劳证者。
组成: 生黄耆30~50克、白术10~15克、当归10~15克、丹参15~30克、冬葵子30~50克、土茯苓30~50克、益母草30~50克、益智仁15~20克、浙贝母10~15克、白茅根30~50克
用法用量: 文火久煎,分温两服。有水肿者,少盐饮食。
主治: 慢性肾小球肾炎。症见水肿时重时轻,时起时伏,或始终水肿不明显,腰痛倦怠,或无明显症状,舌质偏淡,或有紫气瘀点,面色不华,脉沉细或弦。尿常规检查有蛋白、管型、红白细胞等,或有血压高、贫血、胆固醇与类脂质高等。中医辨证属于脾肾亏虚,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而兼夹湿邪血瘀之水肿、肾劳证者。
加减化裁:
土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肝、胃经。解毒,除湿,通利关节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冬葵子:甘、涩,凉。归大肠、小肠、膀胱经。清热利尿,下乳,润肠。
白茅根:甘,寒。归肺、胃、膀胱经。凉血止血,清热利尿。
丹参:苦,微寒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,清心除烦,凉血消痈。
益母草:苦、辛,微寒。归肝、心包、膀胱经。活血调经,利尿消肿,清热解毒。
浙贝母:苦,寒。归肺、心经。清热化痰止咳,解毒散结消痈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益智仁:辛,温。归脾、肾经。暖肾固精缩尿,温脾止泻摄唾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