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驱蛔汤出处: (《临证医案医方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肠蛔虫症。脐周和腹部疼痛或隐痛。 组...
养生
名称: 驱蛔汤
出处: (《临证医案医方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肠蛔虫症。脐周和腹部疼痛或隐痛。
组成: 使君子6克(炒香)、炒榧子9克、乌梅3克、鹤虱6克、胡黄连6克、槟榔9克、香附6克、厚朴6克、甘草3克
用法用量: 以上为五岁儿童用量。水煎服。
主治: 肠蛔虫症。脐周和腹部疼痛或隐痛。
加减化裁: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胡黄连:苦,寒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退虚热,除疳热,清湿热。
厚朴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肺、大肠经。燥湿,行气,消积,消痰平喘。
香附: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。归肝、脾、三焦经。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。
使君子:甘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杀虫消积。
槟榔:苦、辛,温。归胃、大肠经。杀虫,消积,行气,利水,截疟。
鹤虱:苦、辛,平;有小毒。归脾、胃经。杀虫消积。
榧子:甘,平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杀虫消积,润肺止咳,润燥通便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乌梅:酸、涩,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。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