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蛇头丸出处: (《幼幼新书》卷九引《聚宝方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小儿急慢惊风,目睛上视,...
养生
名称: 蛇头丸
出处: (《幼幼新书》卷九引《聚宝方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小儿急慢惊风,目睛上视,啮齿弄舌,面青口噤,背强啼叫,咽膈涎声,神昏不语,及内钓诸痫,腹内泄泻,夜卧时惊,潮热气喘。
组成: 蜈蚣(姜汗炙干)、花蛇头(酒浸一宿,焙干,碎)各二十枚、全蝎十两(净)、天南星十个(姜汁煮一宿,焙)、铅白霜(拣净)四十两、铁粉三十两、蛇黄石八十两(醋煮七次,飞研)、腻粉二两(研)、脑子(细研)、真珠(末,水飞)各五两、麝香(研)、百草霜(研)各三两、朱砂(研,飞)、血竭(细研)、芦荟(研)各一两、白附子五十两(炮裂)、雄黄一两半(醋煮,水飞,焙干)
用法用量: 上为末。三家粽子为丸,如鸡头大。初生婴孩可服半丸,周岁以上可服一粒,不拘时候,并用薄荷汤化下。
主治: 小儿急慢惊风,目睛上视,啮齿弄舌,面青口噤,背强啼叫,咽膈涎声,神昏不语,及内钓诸痫,腹内泄泻,夜卧时惊,潮热气喘。
加减化裁:
芦荟:苦,寒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泻下通便,清肝泻火,杀虫疗疳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血竭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定痛,化瘀止血,生肌敛疮。
天南星:苦、辛,温;有毒。归肺、肝、脾经。燥湿化痰,祛风止痉,散结消肿。
白附子:辛,温;有毒。归胃、肝经。燥湿化痰,祛风止痉,止痛,解毒散结。
朱砂:甘,微寒;有毒。归心经。清心镇惊,安神,明目,解毒。
全蝎:辛,平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蜈蚣:辛,温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麝香:辛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开窍醒神,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。
雄黄:辛,温;有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