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蛇咬丸出处: (《成方制剂》1册) 分类: 古方概述: 毒蛇咬伤肿痛,蜈蚣、鼠咬及蜂螫伤等症...
养生
名称: 蛇咬丸
出处: (《成方制剂》1册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毒蛇咬伤肿痛,蜈蚣、鼠咬及蜂螫伤等症。
组成: 白芍、白芷、半边莲、半边旗、半夏、防风、桔梗、枯矾、两面针、木通、木香、南蛇胆汁、牛蒡子、硼砂、前胡、羌活、秦艽、全蝎、三七、石菖蒲、威灵仙、吴茱萸、五倍子、五灵脂、细辛、雄黄、夜明砂
用法用量: 上制成丸剂,每丸重11克。口服,一次1丸,一日2次。
主治: 毒蛇咬伤肿痛,蜈蚣、鼠咬及蜂螫伤等症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羌活:辛、苦,温。归膀胱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止痛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细辛:辛,温。归心、肺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通窍,温肺化饮。
牛蒡子:辛、苦,寒。归肺、胃经。疏散风热,宣肺祛痰,利咽透疹,解毒消肿。
半边莲:辛,平。归心、小肠、肺经。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
威灵仙:辛、咸,温。归膀胱经。祛风湿,通经络,止痛,消骨骾。
秦艽:辛、苦,平。归胃、肝、胆经。祛风湿,清湿热,舒筋络,止痹痛,退虚热。
木通:苦,寒。归心、小肠、膀胱经。利尿通淋,清心除烦,通经下乳。
吴茱萸:辛、苦,热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肾经。散寒止痛,降逆止呕,助阳止泻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三七:甘、微苦,温。归肝、胃经。散瘀止血,消肿定痛。
五灵脂:苦、咸、甘,温。归肝经。活血止痛,化瘀止血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前胡:苦、辛,微寒。归肺经。降气化痰,散风清热。
桔梗:苦、辛,平。归肺经。宣肺,祛痰,利咽,排脓。
全蝎:辛,平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石菖蒲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胃经。开窍豁痰,醒神益智,化湿和胃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五倍子:酸、涩,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敛肺降火,涩肠止泻,敛汗,固精止遗,止血,收湿敛疮。
雄黄:辛,温;有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
硼砂:甘、咸,凉。归肺、胃经。外用清热解毒,内服清肺化痰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