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蚱蝉煎出处: (《圣惠》卷八十五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小儿惊痫,频频发动,经久不愈,肌体瘦...
养生
名称: 蚱蝉煎
出处: (《圣惠》卷八十五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小儿惊痫,频频发动,经久不愈,肌体瘦弱。
组成: 蚱蝉三枚(去翅足,微炒)、麻黄一分(去根节)、钩藤一分、柴胡半两(去苗)、白芍药半两、石膏一两、子芩一两、知母半两、龙齿一两、犀角屑半两、沙参半两(去芦头)、甘草半两(炙微赤,剉)、蛇蜕皮五寸(烧灰)、生姜汁、牛黄一分(细研)、蜜一两、生地黄汁五合、杏仁半两(汤浸,去皮尖双仁,研如膏)
用法用量: 蛇蜕皮以上,并细剉;先以水二大盏,煎至一盏,去滓;入竹沥一小盏,又煎五七沸,纳杏仁、蜜、姜汁、地黄汁,以慢火煎,搅不停手,约十余沸,放冷,于瓷盒中盛,入牛黄搅令匀。每一合,分为三服。
主治: 小儿惊痫,频频发动,经久不愈,肌体瘦弱。
加减化裁:
麻黄:辛、微苦,温。归肺、膀胱经。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生姜:辛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化痰止咳,解鱼蟹毒。
柴胡:辛、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。
石膏:甘、辛,大寒。归肺、胃经。生用: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;煅用:收湿,生肌,敛疮,止血。
知母:苦、甘,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。
生地黄:甘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牛黄:苦,凉。归心、肝经。凉肝息风,清心豁痰,开窍醒神,清热解毒。
钩藤:甘,凉。归肝、心包经。息风定惊,清热平肝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