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秘传解毒丸出处: (《普济方》卷三十九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上盛下虚,水火不能升降,大便秘...
养生
名称: 秘传解毒丸
出处: (《普济方》卷三十九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上盛下虚,水火不能升降,大便秘涩,小便不通,赤眼口疮,便红泻血,吐血泄痢不止;及诸积气块,小儿脾病,妇人经脉不通,男子打扑伤损,一切诸毒疮痍,咽喉肿痛。
组成: 贯众、山豆根、黄药子、牙消、寒水石、龙胆草、干葛、雄大豆、百药煎、紫河车、甘草节、薄荷、栀子、大黄、豆粉各四两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,炼蜜为丸,秤一两作十丸,银箔为衣。每服一丸,以温米饮送下,每日三次,不拘时候。
主治: 上盛下虚,水火不能升降,大便秘涩,小便不通,赤眼口疮,便红泻血,吐血泄痢不止;及诸积气块,小儿脾病,妇人经脉不通,男子打扑伤损,一切诸毒疮痍,咽喉肿痛。
加减化裁:
薄荷:辛,凉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气。
寒水石:辛、咸,寒。归心、胃、肾经。清热泻火。
栀子:苦,寒。归心、肺、三焦经。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;外用消肿止痛。
龙胆:苦,寒。归肝、胆经。清热燥湿,泻肝胆火。
贯众:苦,微寒;有小毒。归肝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驱虫,止血。
山豆根:苦,寒;有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利咽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黄药子:苦,寒;有毒。归肺、肝、心经。化痰散结消瘿,清热凉血解毒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紫河车:甘、咸,温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温肾补精,益气养血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