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秘传遗粮汤出处: (《松崖医径》卷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杨梅疮,风漏筋骨疼痛。 组成: ...
养生
名称: 秘传遗粮汤
出处: (《松崖医径》卷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杨梅疮,风漏筋骨疼痛。
组成: 山黄牛三两二钱、五加皮、白鲜皮、防风、木瓜、荆芥穗、白芷、当归(酒洗)各一钱五分、白芍药(炒)、生地黄(酒洗)、地骨皮、川牛膝、黄连、甘草、槐花(炒)、川芎、威灵仙、寻风藤、白茯苓各一钱、杜仲二钱(姜汁炒断丝)、皂角子三粒(捣碎)、白丑三粒(捣碎)
用法用量: 上切细,作一服。用水一钟半,酒半钟,煎至一钟,察病患上下饥饱服,滓再煎服,一日一剂。服至三五剂,其疮愈肿,勿惧畏,以托出毒气故也。若轻者服十剂而愈,重者服二十剂全愈。每剂服过,滓晒干煎水,常时浴洗患处。
主治: 杨梅疮,风漏筋骨疼痛。
加减化裁:
荆芥: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解表散风,透疹,消疮。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白鲜皮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祛风解毒。
生地黄:甘,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养阴生津。
地骨皮:甘,寒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凉血除蒸,清肺降火。
威灵仙:辛、咸,温。归膀胱经。祛风湿,通经络,止痛,消骨骾。
木瓜:酸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舒筋活络,和胃化湿。
五加皮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祛风除湿,补益肝肾,强筋壮骨,利水消肿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槐花:苦,微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凉血止血,清肝泻火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牛膝:苦、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逐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利尿通淋,引血下行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杜仲: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