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熟地苓药汤分类: 古方组成: 熟地、茯苓、黄芪、白花蛇舌草、龙葵、山豆根、软紫草各30g,山...
养生
名称: 熟地苓药汤
分类: 古方
组成: 熟地、茯苓、黄芪、白花蛇舌草、龙葵、山豆根、软紫草各30g,山药15g,山萸肉、肉苁蓉、巴戟天、补骨脂、人参(或党参)、麦冬、五味子各10g,当归6g。
用法用量: 水煎服,日1剂。连用3~4周为1疗程,休息1周,可继续服用。同时配合改进的HAMPT方案化疗。
功用: 急性非淋巴细胞型白血病。
加减化裁:
山豆根:苦,寒;有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利咽。
白花蛇舌草:微苦、甘,寒。归胃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利湿通淋。
紫草:甘、咸,寒。归心、肝经。清热凉血,活血解毒,透疹消斑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党参:甘,平。归脾、肺经。补脾益肺,养血生津。
黄芪:甘,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山药:甘,平。归脾、肺、肾经。益气养阴,补脾肺肾,涩精止带。
巴戟天:甘、辛,微温。归肾、肝经。补肾阳,强筋骨,祛风湿。
肉苁蓉:甘、咸,温。归肾、大肠经。补肾阳,益精血,润肠通便。
补骨脂:辛、苦,温。归肾、脾经。补肾壮阳,固精缩尿,纳气平喘,温脾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麦冬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养阴润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烦。
五味子:酸、甘,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