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蒴藋膏出处: (《外台》卷十五引《延年秘录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身痒,风瘙瘾疹。 组成:...
养生
名称: 蒴藋膏
出处: (《外台》卷十五引《延年秘录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身痒,风瘙瘾疹。
组成: 蒴藋根(切)、蒺藜子各一升、附子、独活、犀角屑、蔷薇根、白芷、防风、苦参、白及升麻、白敛、防己各三两、川椒、莽草、青木香、蛇床子、蛇衔草各二两、茺蔚子(切)一升、枳实五枚(炙)、茵芋二两半(切)
用法用量: 上切,以苦酒溃,令淹匝一宿,明旦铜器中炭火上用猪膏五升煎,令三上三下,以候白芷色黄膏成,绞去滓,纳不津器中。用摩风疹。
主治: 身痒,风瘙瘾疹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升麻:辛、微甘,微寒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举阳气。
苦参:苦,寒。归心、肝、胃、大肠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杀虫止痒,利尿。
独活:辛、苦,微温。归肾、膀胱经。祛风除湿,通痹止痛,解表。
防己:苦,寒。归膀胱、肺经。祛风湿,止痛,利水消肿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枳实:苦、辛、酸,微寒。归脾、胃经。破气消积,化痰散痞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白及:苦、甘、涩,微寒。归肺、胃、肝经。收敛止血,消肿生肌。
蛇床子: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肾经。燥湿祛风,杀虫止痒,温肾壮阳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