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愈风化痰丸出处: (《直指·附遗》卷四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历节风。 组成: 何首乌(酒浸...
养生
名称: 愈风化痰丸
出处: (《直指·附遗》卷四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历节风。
组成: 何首乌(酒浸)、僵蚕、光乌(酒浸,去皮)、全蝎、南星(姜制)、半夏(便煮)、桑寄生、荆芥、牙皂(瓦炒)、破故纸(炒)、陈皮(去白)、菟丝子(炒)各二两地黄(去土)八两、木香一两、沉香一两半、白芍药(酒炒)、川乌(酒浸,去皮)、天麻一两二钱、黄芩(酒炒)二两、防风(去芦)、汉防己、白术(炒)、当归(酒洗)各二两羌活、独活各一两五钱、杜仲(姜汁炒)四两、巴戟(去心)三两
用法用量: 上共为细末,酒打米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一百丸,空心、食前酒送下,日服二次。
主治: 历节风。
加减化裁:
荆芥: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解表散风,透疹,消疮。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羌活:辛、苦,温。归膀胱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止痛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独活:辛、苦,微温。归肾、膀胱经。祛风除湿,通痹止痛,解表。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防己:苦,寒。归膀胱、肺经。祛风湿,止痛,利水消肿。
桑寄生:苦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祛风湿,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元。
陈皮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肺经。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沉香:辛、苦,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行气止痛,温中止呕,纳气平喘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天麻:甘,平。归肝经。息风止痉,平抑肝阳,祛风通络。
全蝎:辛,平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僵蚕:咸、辛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化痰散结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杜仲: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菟丝子: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何首乌:苦、甘、涩,微温。归肝、心、肾经。制何首乌:补肝肾,益精血,乌须发,强筋骨,化浊降脂。生何首乌:解毒,消痈,截疟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