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蜘蛛线出处: (《外科十三方考》卷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痔核不愈,溃破之后,成为瘘孔。 ...
养生
名称: 蜘蛛线
出处: (《外科十三方考》卷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痔核不愈,溃破之后,成为瘘孔。
组成: 大黄二两、黄柏一两半、黄芩一两、归尾一两、大戟六钱、芫花六钱、甘遂五钱、地榆二两、槐角一两、防风一两、生地一两、连翘一两、土苓二两、巴豆五钱、白砒一两、血竭五钱、乳香一两、没药一两、白矾一两、香墨一两、花蜘蛛一百枚(用麻布采取浆,入药水中)
用法用量: 上共煎水,将生白麻线入水中同煮,直至水干为止,将麻线取出(后七味是浆线时用)。局部消毒,拭干。以球头银丝由瘘管外口轻轻插入管道,使由瘘管口穿出,待银丝经瘘管内口进入直肠时,即将挂子进入肛内,套住银丝,向外一拉,银丝即弯曲,由挂子上拉出肛门;将药线一端结于银丝顶端球部,然后将银丝慢慢由原进入之外口拉出,使药线一端于瘘外口,另一端于肛门外;将药线与银丝连接处剪断,如鞋匠穿线法,将外端近管口之线松劲,使二股成为一孔,然后将内端线头引入孔中,再将药线慢慢由内端肛门引出,成为双线,再将线两端打单结,使线紧贴管口,留
主治: 痔核不愈,溃破之后,成为瘘孔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黄柏: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除骨蒸。
连翘:苦,微寒。归肺、心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疏散风热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甘遂:苦,寒;有毒。归肺、肾、大肠经。泻水逐饮,消肿散结。
芫花:苦、辛,温;有毒。归肺、脾、肾经。渴水逐饮,祛痰止咳;外用杀虫疗疮。
地榆:苦、酸、涩,微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凉血止血,解毒敛疮。
乳香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活血定痛,消肿生肌。
没药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血竭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定痛,化瘀止血,生肌敛疮。
白矾:酸、涩,寒。归肺、脾、肝、大肠经。外用解毒杀虫,燥湿止痒;内服止血止泻,祛除风痰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