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四季加减百解散出处: (《传信适用方》卷一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伤寒在表,未传入经,发热恶...
养生
名称: 四季加减百解散
出处: (《传信适用方》卷一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伤寒在表,未传入经,发热恶寒,腰脊强痛;已传经络,胸满气逆,肢体烦疼,目睛痛,耳聋,口燥咽干;或渴不渴,手足自温;或肢厥自利;或不自利,小便反快;首会感风,风伤腠理,头痛项强;表重伤风,憎寒头痛,鼻流清涕,咳嗽涎痰;及风湿相搏,关节烦疼,一身尽重,加之恶风,时自汗出;伤风、伤寒、中暑、中暍,食蒸头痛,气逆胸满,失饥,吐逆,眩晕,及已经汗之不解,下之不当,吐不中病。
组成: 柴胡(去芦头并土)、升麻、干葛、白芍药、白术、防风(去苗)、甘草(炙)、羌活、独活、藁本(去芦)、半夏(汤洗十次,姜汁浸)、苍术(米泔水浸,麸炒)、人参(去芦)藿香(去梗,以上各修事了称)各一两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。每服三钱,水一盏半,加生姜三大片,大枣二个,煎至一盏,去滓热服,不拘时候。
主治: 伤寒在表,未传入经,发热恶寒,腰脊强痛;已传经络,胸满气逆,肢体烦疼,目睛痛,耳聋,口燥咽干;或渴不渴,手足自温;或肢厥自利;或不自利,小便反快;首会感风,风伤腠理,头痛项强;表重伤风,憎寒头痛,鼻流清涕,咳嗽涎痰;及风湿相搏,关节烦疼,一身尽重,加之恶风,时自汗出;伤风、伤寒、中暑、中暍,食蒸头痛,气逆胸满,失饥,吐逆,眩晕,及已经汗之不解,下之不当,吐不中病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羌活:辛、苦,温。归膀胱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止痛。
藁本:辛,温。归膀胱经。祛风散寒,除湿止痛。
柴胡:辛、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。
升麻:辛、微甘,微寒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举阳气。
独活:辛、苦,微温。归肾、膀胱经。祛风除湿,通痹止痛,解表。
苍术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肝经。燥湿健脾,祛风散寒,明目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