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土茯苓百部汤分类: 古方组成: 土茯苓30g(炒存性),百部30g(炒存性),蜈蚣30g(炒...
养生
名称: 土茯苓百部汤
分类: 古方
组成: 土茯苓30g(炒存性),百部30g(炒存性),蜈蚣30g(炒存性),斑蝥10个(炒存性),蝉蜕15g(炒存性),滑石15g,金银花20g,薏米15g,苦丁茶15g,金钱草15g,海金沙10g,牛膝15g,干姜15g,肉桂15g,附子15g,小茴香15g,桃仁15g,红花15g,三棱15g,莪术15g,丹参15g,水蛭15g(炒存性),大枣5个,生姜5片。
用法用量: 水煎2次,早、晚分服。
功用: 血瘀毒结型膀胱癌。
加减化裁:
生姜:辛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经。解表散寒,温中止呕,化痰止咳,解鱼蟹毒。
蝉蜕:甘,寒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利咽开音,透疹,明目退翳,息风止痉。
金银花:甘,寒。归肺、心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。
土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肝、胃经。解毒,除湿,通利关节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滑石:甘、淡,寒。归膀胱、肺、胃经。利尿通淋,清热解暑;外用祛湿敛疮。
海金沙:甘、咸,寒。归膀胱、小肠经。清热利湿,通淋止痛。
金钱草:甘、淡、咸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肾、膀胱经。利湿退黄,利尿通淋,解毒消肿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干姜: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
肉桂:辛、甘,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,引火归元。
小茴香:辛,温。归肝、肾、脾、胃经。散寒止痛,理气和胃。
丹参:苦,微寒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祛瘀,通经止痛,清心除烦,凉血消痈。
红花:辛,温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牛膝:苦、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逐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利尿通淋,引血下行。
莪术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三棱:辛、苦,平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水蛭:咸、苦,平;有小毒。归肝经。破血通经,逐瘀消癥。
斑蝥:辛,热;有大毒。归肝、胃、肾经。破血逐瘀,散结消癥,攻毒蚀疮。
百部:甘、苦,微温。归肺经。润肺下气止咳,杀虫灭虱。
蜈蚣:辛,温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大枣:甘,温。归脾、胃、心经。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