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新丹分类: 古方组成: 蜈蚣240g,地龙96g,蝉蜕96g,蛇蜕96g,象牙粉96g,杞子...
养生
名称: 新丹
分类: 古方
组成: 蜈蚣240g,地龙96g,蝉蜕96g,蛇蜕96g,象牙粉96g,杞子96g,全蝎174g,僵蚕48g,乌贼骨48g,蕲蛇肉48g,金钱草48g,滑石48g,松香48g,薏苡仁48g,雄黄48g,制马钱子48g,炒木鳖子仁48g,鹿角霜48g,赤小豆48g,白芷48g,黄药子48g,黑芝麻48g,山甲24g,蜂房24g,铁甲军24g,炮姜24g,土贝母24g,杏仁24g,枳壳15g,茯苓15g,萆薜15g,海金沙15g,乌梅肉15g,木通15g,川军15g,斑蝥6g,防风12g,柴胡9g,青皮9g,樟脑9g
用法用量: 共研细末,炼蜜为丸,每丸重约10g。每次1/2至1丸,温开水送下,1日1次。
功用: 清热解毒,化坚散结。适用于膀胱癌肿结坚痛者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蝉蜕:甘,寒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利咽开音,透疹,明目退翳,息风止痉。
柴胡:辛、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疏散退热,疏肝解郁,升举阳气。
蕲蛇:甘、咸,温;有毒。归肝经。祛风,通络,止痉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薏苡仁:甘、淡,凉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止泻,除痹,排脓,解毒散结。
滑石:甘、淡,寒。归膀胱、肺、胃经。利尿通淋,清热解暑;外用祛湿敛疮。
木通:苦,寒。归心、小肠、膀胱经。利尿通淋,清心除烦,通经下乳。
海金沙:甘、咸,寒。归膀胱、小肠经。清热利湿,通淋止痛。
金钱草:甘、淡、咸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肾、膀胱经。利湿退黄,利尿通淋,解毒消肿。
青皮:苦、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胃经。疏肝破气,消积化滞。
炮姜: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温经止血,温中止痛。
马钱子:苦,温;有大毒。归肝、脾经。通络止痛,散结消肿。
斑蝥:辛,热;有大毒。归肝、胃、肾经。破血逐瘀,散结消癥,攻毒蚀疮。
黄药子:苦,寒;有毒。归肺、肝、心经。化痰散结消瘿,清热凉血解毒。
地龙:咸,寒。归肝、脾、膀胱经。清热定惊,通络,平喘,利尿。
全蝎:辛,平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蜈蚣:辛,温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僵蚕:咸、辛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化痰散结。
黑芝麻: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大肠经。补肝肾,益精血,润肠燥。
乌梅:酸、涩,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。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。
雄黄:辛,温;有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
蜂房:甘,平。归胃经。攻毒杀虫,祛风止痛。
樟脑:辛,热;有毒。归心、脾经。除湿杀虫,温散止痛,开窍辟秽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