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四煎汤分类: 古方组成: ①益气煎:党参、白术、白芍、茯苓、当归、生地、熟地、补骨脂、木香、...
养生
名称: 四煎汤
分类: 古方
组成: ①益气煎:党参、白术、白芍、茯苓、当归、生地、熟地、补骨脂、木香、鹿角霜、龙眼肉、杞子、陈皮各9g,黄芪12g,胃纳太差者,先服香砂六君子方后再服本方。②育阴煎:生地、白芍、天冬、麦冬、玄麦、当归、丹皮、枸杞子、沙参、地骨皮、党参各9g,天花粉、旱莲草各15g,五味子5g。③益气养阴煎:党参、白术、白芍、黄芪、天冬、麦冬、杞子、丹皮、鹿角霜、生地各9g,佛手片、木香各6g,天花粉15g,五味子5g。④清热消瘤煎:铁树叶、八月札、白花蛇舌草、半枝莲各30g,蜂房、白术各9g,陈皮6g。
用法用量: 以上四方应用时均需浓煎成500ml,为每周服用量。方①、方②、方③适用于化疗期间药物副作用表现为主者。其中方①宜用于气虚证,方②宜用于阴虚证,方③适用于气阴两虚证,方④在化疗期或停用化疗时均可用,亦可与前三方同用。应用中药期间同时采取西药、手术、体疗等中西医结合方法。
功用: 卵巢癌、宫颈癌等。
加减化裁:
天花粉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热泻火,生津止渴,消肿排脓。
白花蛇舌草:微苦、甘,寒。归胃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利湿通淋。
地骨皮:甘,寒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凉血除蒸,清肺降火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陈皮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肺经。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佛手:辛、苦、酸,温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肺经。疏肝理气,和胃止痛,燥湿化痰。
党参:甘,平。归脾、肺经。补脾益肺,养血生津。
黄芪:甘,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白术:甘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经。补气健脾,燥湿利水,止汗,安胎。
补骨脂:辛、苦,温。归肾、脾经。补肾壮阳,固精缩尿,纳气平喘,温脾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龙眼肉:甘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
麦冬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养阴润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烦。
天冬:甘、苦,寒。归肺、肾经。养阴润燥,清肺生津。
枸杞子:甘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
五味子:酸、甘,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
蜂房:甘,平。归胃经。攻毒杀虫,祛风止痛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