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通幽消坚汤合方分类: 古方组成: ①内服方:白花蛇舌草、槐角、槐花各35g,龙葵、仙鹤草、地...
养生
名称: 通幽消坚汤合方
分类: 古方
组成: ①内服方:白花蛇舌草、槐角、槐花各35g,龙葵、仙鹤草、地榆各20g,当归、生黄芪、败酱草各10g,山甲、昆布各15g,三七、生大黄各5g,黄药子20g。②外治方:槐花、鸦胆子各15g,皂角刺、血竭各10g,白花蛇舌草、生大黄、败酱草各40g。
用法用量: 方①水煎取400ml,每日早、中、晚3次分服,每日1剂;方②水煎取汁200ml,保留灌肠,每2日1次。
功用: 清热解毒,散结消肿。本方适用于直肠癌早、中期正气虚损,热毒壅盛者。症见腹痛,便下脓血,里急后重、肛门灼热,精神疲惫,舌淡,苔黄,脉弦数。
加减化裁:
败酱草:辛、苦,微寒。归胃、大肠、肝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排脓,祛瘀止痛。
鸦胆子:苦,寒;有小毒。归大肠、肝经。清热解毒,止痢,截疟;外用腐蚀赘疣。
白花蛇舌草:微苦、甘,寒。归胃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利湿通淋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地榆:苦、酸、涩,微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凉血止血,解毒敛疮。
槐花:苦,微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凉血止血,清肝泻火。
三七:甘、微苦,温。归肝、胃经。散瘀止血,消肿定痛。
仙鹤草:苦、涩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收敛止血,截疟,止痢,解毒,补虚。
血竭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定痛,化瘀止血,生肌敛疮。
昆布:咸,寒。归肝、胃、肾经。消痰软坚散结,利水消肿。
黄药子:苦,寒;有毒。归肺、肝、心经。化痰散结消瘿,清热凉血解毒。
黄芪:甘,微温。归脾、肺经。补气升阳,益卫固表,利水消肿,生津养血,行滞通痹,托毒排脓,敛疮生肌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