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心肾种子丸出处: (《医学正印》卷上) 分类: 古方概述: 难嗣。 组成: 何首乌(赤白鲜者...
养生
名称: 心肾种子丸
出处: (《医学正印》卷上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难嗣。
组成: 何首乌(赤白鲜者)各半斤(米泔洗净,用竹刀切片,分四制。用砂锅、柳木甑蒸,黑芝麻、羊肉、酒、黑豆各蒸一次,晒干)、怀生地(酒洗)、麦门冬(去心)、天门冬(忌铁,去心)、怀熟地(用生者,酒洗净,砂仁拌,酒浸,隔汤煮黑烂)、怀山药(炒褐色)、白茯苓(人乳拌,蒸)、赤茯苓(牛乳拌,蒸)、枸杞子、人参(去芦)、鹿角胶(熔化)各四两、白芍药(酒炒)、锁阳(麻制)、酸枣仁(炒)、五味子、牛膝(盐、酒炒)、牡丹皮、龟版(去裙,酥制)、当归(酒洗)、泽泻(去毛)、黄连(酒炒金色)、菟丝子(酒煮)、黄柏(盐、酒、蜜拌炒三次
用法用量: 上为末,隔汤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四钱,空心淡盐汤送下。
主治: 难嗣。
加减化裁: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黄柏: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除骨蒸。
牡丹皮:苦、辛,微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活血化瘀。
砂仁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化湿开胃,温中止泻,理气安胎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泽泻:甘、淡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利水渗湿,泄热,化浊降脂。
牛膝:苦、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逐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利尿通淋,引血下行。
酸枣仁: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胆、心经。养心补肝,宁心安神,敛汗,生津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山药:甘,平。归脾、肺、肾经。益气养阴,补脾肺肾,涩精止带。
锁阳:甘,温。归肝、肾、大肠经。补肾阳,益精血,润肠通便。
菟丝子: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何首乌:苦、甘、涩,微温。归肝、心、肾经。制何首乌:补肝肾,益精血,乌须发,强筋骨,化浊降脂。生何首乌:解毒,消痈,截疟,润肠通便。
枸杞子:甘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滋补肝肾,益精明目。
黑芝麻: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大肠经。补肝肾,益精血,润肠燥。
五味子:酸、甘,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