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巴膏出处: (《金鉴》卷六十二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一切痈疽发背,恶疮。 组成: 象皮六钱...
养生
名称: 巴膏
出处: (《金鉴》卷六十二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一切痈疽发背,恶疮。
组成: 象皮六钱、穿山甲六钱、山栀子八十个、儿茶(另研极细末)二钱、人头发一两二钱、血竭(另研极细末)一钱、硇砂(另研极细末)三钱、黄丹(飞)香油四斤、桑枝、槐枝、桃枝、柳枝、杏枝各五十寸
用法用量: 上将桑、槐、桃、柳、杏五枝入香油中煤枯,捞出;次入象皮、穿山甲、人头发煤化;再入山栀子煤枯,用绢将药滓滤去,将油复入锅内煎滚,离火少倾。每油一斤,入黄丹六两,搅匀,用慢火熬至滴水中成珠,将锅取起;再入血竭、儿茶、硇砂等末搅融,用凉水一盆,将膏药倾入水内,用手扯药千余遍,换水数次,拔去火气,瓷罐收贮。用时须以银杓盛之,重汤炖化,薄纸摊贴。
主治: 一切痈疽发背,恶疮。
加减化裁:
栀子:苦,寒。归心、肺、三焦经。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;外用消肿止痛。
桑枝:微苦,平。归肝经。祛风湿,利关节。
血竭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定痛,化瘀止血,生肌敛疮。
儿茶:苦、涩,微寒。归心、肺经。活血止痛,止血生肌,收湿敛疮,清肺化痰。
穿山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胃经。活血消癥,通经下乳,消肿排脓,搜风通络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