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化毒散软膏出处: (《赵炳南临床经验集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脓疱疮(黄水疮)、多发性毛囊...
养生
名称: 化毒散软膏
出处: (《赵炳南临床经验集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脓疱疮(黄水疮)、多发性毛囊炎(发际疮)、疖痈、丹毒,及体表感染初起。
组成: 化毒散(乳香、没药、川贝母、黄连、赤芍、天花粉、大黄、甘草、珍珠粉、牛黄、冰片、雄黄粉)二两、祛湿药膏(苦参、薄荷、白芷、防风、芥穗、连翘、苍术、大黄、鹤虱草、威灵仙、白鲜皮、五倍子、大风子、青黛面、白蜡、香油或凡士林)八两
用法用量: 上药混匀成膏。涂敷患处。
主治: 脓疱疮(黄水疮)、多发性毛囊炎(发际疮)、疖痈、丹毒,及体表感染初起。
加减化裁: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薄荷:辛,凉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气。
天花粉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热泻火,生津止渴,消肿排脓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苦参:苦,寒。归心、肝、胃、大肠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杀虫止痒,利尿。
白鲜皮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祛风解毒。
连翘:苦,微寒。归肺、心、小肠经。清热解毒,消肿散结,疏散风热。
青黛:咸,寒。归肝经。清热解毒,凉血消斑,泻火定惊。
赤芍:苦、微寒。归肝经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威灵仙:辛、咸,温。归膀胱经。祛风湿,通经络,止痛,消骨骾。
苍术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肝经。燥湿健脾,祛风散寒,明目。
鹤虱:苦、辛,平;有小毒。归脾、胃经。杀虫消积。
乳香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活血定痛,消肿生肌。
没药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川贝母:苦、甘,微寒。归肺、心经。清热润肺,化痰止咳,散结消痈。
牛黄:苦,凉。归心、肝经。凉肝息风,清心豁痰,开窍醒神,清热解毒。
珍珠:甘、咸,寒。归心、肝经。安神定惊,明目消翳,解毒生肌,润肤祛斑。
冰片:辛、苦,微寒。归心、脾,肺经。开窍醒神,清热止痛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五倍子:酸、涩,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敛肺降火,涩肠止泻,敛汗,固精止遗,止血,收湿敛疮。
雄黄:辛,温;有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