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太乙保安膏出处: (《同寿录》卷四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五劳七伤,筋骨疼痛,腰脚软弱;男子...
养生
名称: 太乙保安膏
出处: (《同寿录》卷四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五劳七伤,筋骨疼痛,腰脚软弱;男子遗精白浊;女子赤白带下,月经不调,崩漏;痰喘咳嗽,痢疾疟疾,寒湿脚气,偏正头风,小肠疝气;以及无名肿毒,瘰疬臁疮,跌打损伤等。
组成: 羌活、僵蚕、草乌各一两五钱、独活、川乌、麻黄、桂枝、乌药、防风、当归、良姜、荆芥、小枫藤各三两、闹羊花四两
用法用量: 上各锉片,用麻油十斤,将药同煎,上药枯焦为度,取起候冷,滤去药滓,将油再熬滴水成珠,入飞净东丹六斤,搅匀收成膏,贮瓷瓶内,摊用。五劳七伤,遍身筋骨疼痛,腰脚软弱,贴两膏肓穴,两肾俞穴,两三里穴;痰喘气急,咳嗽,贴肺俞穴、华盖穴、膻中穴;左瘫右痪,手足麻木,贴两肩井穴,两曲池穴;男子遗精白浊,女子赤白带下,月经不调,崩漏,贴两阴交穴、关元穴;赤白痢疾,贴丹田穴;疟疾,男贴左臂,女贴右臂;腰疼,贴命门穴;小肠疝气,贴膀胱穴;偏正头风,贴风门穴;心气疼痛,贴中脘穴;走气,贴两章门穴;寒湿脚气,贴两三里穴;风气痛
主治: 五劳七伤,筋骨疼痛,腰脚软弱;男子遗精白浊;女子赤白带下,月经不调,崩漏;痰喘咳嗽,痢疾疟疾,寒湿脚气,偏正头风,小肠疝气;以及无名肿毒,瘰疬臁疮,跌打损伤等。
加减化裁:
麻黄:辛、微苦,温。归肺、膀胱经。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桂枝:辛、甘,温。归心、肺、膀胱经。发汗解肌,温通经脉,助阳化气,平冲降逆。
荆芥: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解表散风,透疹,消疮。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羌活:辛、苦,温。归膀胱、肾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除湿,止痛。
独活:辛、苦,微温。归肾、膀胱经。祛风除湿,通痹止痛,解表。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乌药:辛,温。归肺、脾、肾、膀胱经。行气止痛,温肾散寒。
僵蚕:咸、辛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化痰散结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