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五香枳实汤出处: (《千金》卷五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小儿着风热,㾦㿔坚如麻豆粒,疮痒搔之...
养生
名称: 五香枳实汤
出处: (《千金》卷五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小儿着风热,㾦㿔坚如麻豆粒,疮痒搔之,皮剥汁出,或遍身头面年年常发者。
组成: 青木香九铢、麝香六铢、鸡舌香、熏陆香、沉香各半两、升麻、黄芩、白蔹、麻黄各一两、防风、秦艽各半两、枳实一两半、大黄一两十八铢、漏芦半两
用法用量: 上㕮咀。以水五升,煮取一升八合,儿五六岁者,一服四五合;七八岁者,一服六合;十岁至十四五者,加大黄半两,足水为一斗,煮取二升半,分三次服。
主治: 小儿着风热,㾦㿔坚如麻豆粒,疮痒搔之,皮剥汁出,或遍身头面年年常发者。
加减化裁:
麻黄:辛、微苦,温。归肺、膀胱经。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升麻:辛、微甘,微寒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举阳气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漏芦:苦,寒。归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,通经下乳,舒筋通脉。
白蔹:苦,微寒。归心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,敛疮生肌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秦艽:辛、苦,平。归胃、肝、胆经。祛风湿,清湿热,舒筋络,止痹痛,退虚热。
枳实:苦、辛、酸,微寒。归脾、胃经。破气消积,化痰散痞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沉香:辛、苦,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行气止痛,温中止呕,纳气平喘。
麝香:辛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开窍醒神,活血通经,消肿止痛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