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大茯苓丸出处: (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九八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劳损,大风诸气。 组成: 白茯...
养生
名称: 大茯苓丸
出处: (《圣济总录》卷一九八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劳损,大风诸气。
组成: 白茯苓(去黑皮,锉碎,水浸四十九日,每七日一易水,日足蒸一复时,却入水中安罗子内,以手缓缓按去筋脉令净,澄,取出晒干,为末)、柏叶(采嫩枝上者,蒸令黄色,勿采道旁冢墓上者)、大麻子(水浸一宿,晒干,炒,才闻一两声即出之,以净砖两口磨取之)、车前子、粳米(炒)、大豆黄(炒令焦,取黄)、蔓荆子(水煮一复时,晒干)、地骨皮(去粗皮)各一升、人参、地肤皮(蒸半坎久,晒干)各二升、黍米(炒)、麦门冬(去心,焙)、茯神(去木)各半升
用法用量: 上十三味,捣罗十一味为末,唯麦门冬、麻子仁熟捣极细,即和诸药令匀,炼蜜六十两,绵滤净器中,令温,和搜诸药,更捣万杵为丸,如小酸枣大,盛净器中,其药永不坏。若明朝欲服,隔夜须先服黍米粥一杯,次日平旦服五十丸,温青酒或粥饮送下,每日二次;若三日内腹中不安稳,更服之。
主治: 劳损,大风诸气。
加减化裁:
蔓荆子:辛、苦,微寒。归膀胱、肝、胃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。
地骨皮:甘,寒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凉血除蒸,清肺降火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车前子:甘,寒。归肝、肾、肺、小肠经。清热利尿通淋,渗湿止泻,明目,祛痰。
人参:甘、微苦,微温。归脾、肺、心、肾经。大补元气,复脉固脱,补脾益肺,生津养血,安神益智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