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干姜附子汤出处: (《伤寒论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汗下伤阳,昼躁夜静,不呕不渴,表证不见...
养生
名称: 干姜附子汤
出处: (《伤寒论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汗下伤阳,昼躁夜静,不呕不渴,表证不见,身无大热,脉沉微;中焦阳虚,寒饮内停,心腹冷痛;中寒晕倒,四肢厥冷,眩晕无汗,或自汗淋漓者。(1)《伤寒论》:下之后,复发汗,昼日烦躁不得眠,夜而安静,不呕不渴,无表证,脉沉微,身无大热。(2)《局方》:暴中风冷,久积痰水,心腹冷痛,霍乱转筋。(3)《三因》中寒,卒然晕倒,或吐逆涎沫,状如暗风,手脚挛搐,口噤,四肢厥冷或复躁热。(4)《医方集解》:中寒厥逆,眩晕无汗,或自汗淋漓,及外热烦躁,阴盛格阳。
组成: 干姜一两、附子一枚(生用,去皮,切八片)
用法用量: 以水三升,煮取一升,去滓顿服。
主治: 汗下伤阳,昼躁夜静,不呕不渴,表证不见,身无大热,脉沉微;中焦阳虚,寒饮内停,心腹冷痛;中寒晕倒,四肢厥冷,眩晕无汗,或自汗淋漓者。(1)《伤寒论》:下之后,复发汗,昼日烦躁不得眠,夜而安静,不呕不渴,无表证,脉沉微,身无大热。(2)《局方》:暴中风冷,久积痰水,心腹冷痛,霍乱转筋。(3)《三因》中寒,卒然晕倒,或吐逆涎沫,状如暗风,手脚挛搐,口噤,四肢厥冷或复躁热。(4)《医方集解》:中寒厥逆,眩晕无汗,或自汗淋漓,及外热烦躁,阴盛格阳。
加减化裁: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干姜: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