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加味清宁膏出处: (《何氏虚劳心传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阴虚咳嗽,或多痰,或干咳,或痰血...
养生
名称: 加味清宁膏
出处: (《何氏虚劳心传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阴虚咳嗽,或多痰,或干咳,或痰血红,或纯血。
组成: 生地四两(酒拌略蒸)、麦冬四两、白花百合八两(晒干四两)、桑白皮(蜜炙)三两、款冬花二两、百部三两、玉竹四两、薄荷三两、贝母三两、山药(蒸熟)六两(以上三味,研细入膏)、桔梗一两、枇杷叶(蜜炙)八两、橘红一两、米仁(炒)八两、茯苓二两、白芍(酒炒)三两、炙甘草一两、龙眼肉四两、大枣六两
用法用量: 上药煎成膏,加饴糖、白蜜各一斤,俱煎极熟收之,俟冷入薄荷、贝母、山药末拌匀。时时挑置口中噙化,或白汤调服亦可,临卧及睡觉噙之更佳;亦可小剂作煎饮。空心兼服保阴、回生之属。
主治: 阴虚咳嗽,或多痰,或干咳,或痰血红,或纯血。
加减化裁:
薄荷:辛,凉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气。
茯苓:甘、淡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肾经。利水渗湿,健脾,宁心安神。
桔梗:苦、辛,平。归肺经。宣肺,祛痰,利咽,排脓。
百部:甘、苦,微温。归肺经。润肺下气止咳,杀虫灭虱。
款冬花:辛、微苦,温。归肺经。润肺下气,止咳化痰。
枇杷叶:苦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清肺止咳,降逆止呕。
桑白皮:甘,寒。归肺经。泻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山药:甘,平。归脾、肺、肾经。益气养阴,补脾肺肾,涩精止带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大枣:甘,温。归脾、胃、心经。补中益气,养血安神。
白芍:苦、酸,微寒。归肝、脾经。养血调经,敛阴止汗,柔肝止痛,平抑肝阳。
龙眼肉:甘,温。归心、脾经。补益心脾,养血安神。
百合:甘,微寒。归心、肺经。养阴润肺,清心安神。
麦冬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养阴润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烦。
玉竹:甘,微寒。归肺、胃经。养阴润燥,生津止渴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