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上清白附子丸出处: (《御药院方》卷一) 分类: 古方概述: 诸风痰甚,头痛目眩,旋晕欲倒,...
养生
名称: 上清白附子丸
出处: (《御药院方》卷一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诸风痰甚,头痛目眩,旋晕欲倒,呕哕恶心,恍惚不宁,神思昏聩,肢体倦疼,颈项强硬,手足麻痹。
组成: 白附子(炮)、半夏(汤洗七次)、川芎、天南星(炮)、白僵蚕(炒)、菊花、陈皮(去白)、旋覆花、天麻各一两、全蝎(炒)半两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,生姜汁浸蒸饼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食后生姜汤送下。
主治: 诸风痰甚,头痛目眩,旋晕欲倒,呕哕恶心,恍惚不宁,神思昏聩,肢体倦疼,颈项强硬,手足麻痹。
加减化裁:
菊花:甘、苦,微寒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平抑肝阳,清肝明目,清热解毒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陈皮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肺经。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半夏:辛,温;有毒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,消痞散结。
天南星:苦、辛,温;有毒。归肺、肝、脾经。燥湿化痰,祛风止痉,散结消肿。
白附子:辛,温;有毒。归胃、肝经。燥湿化痰,祛风止痉,止痛,解毒散结。
旋覆花:苦、辛、咸,微温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降气,消痰,行水,止呕。
天麻:甘,平。归肝经。息风止痉,平抑肝阳,祛风通络。
全蝎:辛,平;有毒。归肝经。息风镇痉,通络止痛,攻毒散结。
僵蚕:咸、辛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化痰散结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