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平补丸出处: (《直指》卷十七) 分类: 古方概述: 消肾不渴,肌肉瘦削,小便涩数而沥,如欲...
养生
名称: 平补丸
出处: (《直指》卷十七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消肾不渴,肌肉瘦削,小便涩数而沥,如欲渗之状。或虚劳内损遗尿,或下焦虚寒,小便欲出而不禁。
组成: 菟丝子(酒浸,研,焙)、山茱萸(酒浸,焙)、当归、益智仁各半两、川棟肉、牛膝、葫芦巴(炒)、厚杜仲(姜制,炒)、巴戟(去心)、苁蓉(酒浸,焙)各三钱半、乳香二钱
用法用量: 上为末,糯米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食前枣汤或盐汤送下。
主治: 消肾不渴,肌肉瘦削,小便涩数而沥,如欲渗之状。或虚劳内损遗尿,或下焦虚寒,小便欲出而不禁。
加减化裁:
葫芦:甘,平。归肺、肾经。利水消肿。
乳香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活血定痛,消肿生肌。
牛膝:苦、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逐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利尿通淋,引血下行。
杜仲: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益智仁:辛,温。归脾、肾经。暖肾固精缩尿,温脾止泻摄唾。
菟丝子: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补益肝肾,固精缩尿,安胎,明目,止泻;外用消风祛斑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山茱萸:酸、湿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益肝肾,收涩固脱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