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小活血丹出处: (《鸡峰》卷十五) 分类: 古方概述: (1)《鸡峰》:血脏虚冷,面黄肌瘦,...
养生
名称: 小活血丹
出处: (《鸡峰》卷十五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(1)《鸡峰》:血脏虚冷,面黄肌瘦,胸膈痞闷,心腹撮痛,呕逆恶心,面生黑黯,鬓发脱落,头旋目黑,经候不匀,腰腿酸疼,胁肋胀痛,不欲饮食,手足烦热,肢节拘倦。一切血气虚衰。(2)《卫生宝鉴》:冲任不足,下焦大寒,脐腹疼痛,月事不匀,或来多不断,或过期不来,或崩中出血,或带下不止,一切血气虚寒。
组成: 安息香、当归、延胡索、木香、桃仁、柏子仁各二两、泽兰叶、牡丹皮、干姜、黄耆、桂心、艾叶各四两、大附子、虎杖、山茱萸、吴茱萸、杜仲各二两、肉苁蓉、厚朴各八两
用法用量: 上为细末,以前安息香杵碎,好酒同研,去滓,银器内慢火熬成膏,入白面少许同煮,作面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空心、食前温酒送下;淡醋汤亦可。
主治: (1)《鸡峰》:血脏虚冷,面黄肌瘦,胸膈痞闷,心腹撮痛,呕逆恶心,面生黑黯,鬓发脱落,头旋目黑,经候不匀,腰腿酸疼,胁肋胀痛,不欲饮食,手足烦热,肢节拘倦。一切血气虚衰。(2)《卫生宝鉴》:冲任不足,下焦大寒,脐腹疼痛,月事不匀,或来多不断,或过期不来,或崩中出血,或带下不止,一切血气虚寒。
加减化裁:
牡丹皮:苦、辛,微寒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清热凉血,活血化瘀。
厚朴:苦、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肺、大肠经。燥湿,行气,消积,消痰平喘。
虎杖:苦,微寒。归肝、胆、肺经。利湿退黄,清热解毒,散瘀止痛,化痰止咳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干姜: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
吴茱萸:辛、苦,热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胃、肾经。散寒止痛,降逆止呕,助阳止泻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艾叶: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肾经。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,调经,安胎;外用祛湿止痒。
延胡索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、心经。活血,行气,止痛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泽兰:苦、辛,微温。归肝、脾经。活血调经,祛瘀消痈,利水消肿。
柏子仁:甘,平。归心、肾、大肠经。养心安神,润肠通便,止汗。
杜仲: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肉苁蓉:甘、咸,温。归肾、大肠经。补肾阳,益精血,润肠通便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山茱萸:酸、湿,微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益肝肾,收涩固脱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