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洞天酥香膏出处: (《千金珍秘方选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五劳七伤,淋泻痞证,元虚气喘,瘫...
养生
名称: 洞天酥香膏
出处: (《千金珍秘方选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五劳七伤,淋泻痞证,元虚气喘,瘫痪。
组成: 酒当归、酒熟地、杜仲、制苁蓉、炙黄耆、酒天冬、麦冬、五味子、高丽参、怀牛膝、鹿茸、甜杏仁、蛇床子、酒川断、紫霄花、盐菟丝、虎胫骨、谷精草、制香附、酒生地、制远志、制山甲、木鳖子、男子头发(洗净)各五钱、大蛤蚧一对上药如法炮制,剉碎,用香麻油二斤四两,同药入铜锅内,桑枝火熬枯净去滓,再熬至滴水成珠,候热尽,入后香料:水飞松香四两、花龙骨三钱、母丁香三钱、当门子三钱、水飞黄丹一两、赤石脂三钱、制乳没各三钱、瑶桂五钱、腰黄三钱、沉香三钱、倭硫黄三钱、大土膏三钱、木香三钱、蟾酥三钱、阳起石三钱
用法用量: 上研极细末,用桑、槐、柳条不住手搅匀,盛瓷罐内,浸井水中,或天水缸中七日夜,出尽火气方可用,剪红缎摊膏,计重三钱,衰弱倍之。摊膏时,将铜器或瓷杯取滚水化糯米糊涂缎为妙。贴脐上或命门,药七十天一换。
主治: 五劳七伤,淋泻痞证,元虚气喘,瘫痪。
加减化裁:
谷精草:辛、甘,平。归肝、肺经。疏散风热,明目退翳。
桑枝:微苦,平。归肝经。祛风湿,利关节。
丁香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温中降逆,散寒止痛,温肾助阳。
木香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三焦、胆经。行气止痛,健脾消食。
沉香:辛、苦,微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行气止痛,温中止呕,纳气平喘。
香附:辛、微苦、微甘,平。归肝、脾、三焦经。疏肝解郁,理气宽中,调经止痛。
牛膝:苦、甘、酸,平。归肝、肾经。逐瘀通经,补肝肾,强筋骨,利尿通淋,引血下行。
龙骨:甘、涩,平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镇惊安神,平肝潜阳,收敛固涩。
远志:苦、辛,温。归心、肾、肺经。安神益智,交通心肾,祛痰开窍,消散痈肿。
鹿茸:甘、咸,温。归肾、肝经。补肾壮阳,益精血,强筋骨,调冲任,托疮毒。
杜仲:甘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补肝肾,强筋骨,安胎。
蛤蚧:咸,平。归肺、肾经。补肺益肾,纳气定喘,助阳益精。
阳起石:咸,温。归肾经。温肾壮阳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麦冬:甘、微苦,微寒。归心、肺、胃经。养阴润肺,益胃生津,清心除烦。
天冬:甘、苦,寒。归肺、肾经。养阴润燥,清肺生津。
五味子:酸、甘,温。归肺、心、肾经。收敛固涩,益气生津,补肾宁心。
赤石脂:甘、酸、涩,温。归大肠、胃经。涩肠止泻,收敛止血,生肌敛疮。
硫黄:酸,温;有毒。归肾、大肠经。外用解毒疗疮、杀虫止痒;内服补火助阳通便。
蛇床子: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肾经。燥湿祛风,杀虫止痒,温肾壮阳。
蟾酥:辛,温;有毒。归心经。解毒,止痛,开窍醒神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