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清热片出处: (《吉林省中成药暂行标准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实热毒水引起的身热烦渴,头晕...
养生
名称: 清热片
出处: (《吉林省中成药暂行标准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实热毒水引起的身热烦渴,头晕目赤,齿龈肿痛,咽喉肿痛,大便燥结。
组成: 黄芩150克、滑石100克、黄柏100克、大黄100克、北寒水石100克、栀子100克、知母100克、甘草100克、石膏100克、雄黄30克、冰片20克
用法用量: 粉碎:将雄黄研细粉,过140目筛,黄芩、滑石、黄柏、大黄、寒水石、栀子、石膏共研细粉,过120目筛,与雄黄细粉配研,研细,混合均匀。冰片分研细粉,过100目筛,备用。煎煮:将知母、甘草酌予碎断,煎煮三次,分次过滤,合并滤液,浓缩成膏。制粒压片:将上述药粉(冰片细粉除外)、浓缩膏混合均匀,干燥、粉碎,过100目筛,加适量的黄糊精,混合均匀,制颗粒,干燥,整粒,加入冰片细粉。应出颗粒830克,公差±3%。加硬脂酸镁混合均匀,压片,包衣,打光。基片重0.3克,糖衣片重0.45克。温开水送服。每次4~6片,每日2
主治: 实热毒水引起的身热烦渴,头晕目赤,齿龈肿痛,咽喉肿痛,大便燥结。
加减化裁:
石膏:甘、辛,大寒。归肺、胃经。生用: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;煅用:收湿,生肌,敛疮,止血。
寒水石:辛、咸,寒。归心、胃、肾经。清热泻火。
知母:苦、甘,寒。归肺、胃、肾经。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。
栀子:苦,寒。归心、肺、三焦经。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;外用消肿止痛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黄柏: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除骨蒸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滑石:甘、淡,寒。归膀胱、肺、胃经。利尿通淋,清热解暑;外用祛湿敛疮。
冰片:辛、苦,微寒。归心、脾,肺经。开窍醒神,清热止痛。
甘草:甘,平。归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补脾益气,清热解毒,祛痰止咳,缓急止痛,调和诸药。
雄黄:辛,温;有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解毒杀虫,燥湿祛痰,截疟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