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油桂乌药汤分类: 古方组成: 油桂、乌药、桃仁、红花、升麻各10g,干姜、附子、熟地、二丑、...
养生
名称: 油桂乌药汤
分类: 古方
组成: 油桂、乌药、桃仁、红花、升麻各10g,干姜、附子、熟地、二丑、槟榔各30g,小茴香20g,三棱、莪术、川军、元明粉(冲)各15g。
用法用量: 每日1剂,水煎2次,早、晚服。伍用化毒片(主要成分为轻粉、红粉)、新瘤丸(主要成分为轻粉、红粉、斑蝥、蟾酥)。
功用: 温中祛寒,破瘀攻毒,引火归元。适用于寒热瘀滞毒结之胃淋巴肉瘤。上腹部疼痛,消瘦,痛苦病容,饮食差,舌质淡红,舌面有纵横深裂纹,苔白腻,脉沉细弦紧。证属寒热瘀滞毒结者。
加减化裁:
升麻:辛、微甘,微寒。归肺、脾、胃、大肠经。发表透疹,清热解毒,升举阳气。
附子:辛、甘,大热;有毒。归心、肾、脾经。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干姜: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
小茴香:辛,温。归肝、肾、脾、胃经。散寒止痛,理气和胃。
乌药:辛,温。归肺、脾、肾、膀胱经。行气止痛,温肾散寒。
槟榔:苦、辛,温。归胃、大肠经。杀虫,消积,行气,利水,截疟。
红花:辛,温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莪术:辛、苦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三棱:辛、苦,平。归肝、脾经。破血行气,消积止痛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