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京万红痔疮膏出处: (《新药转正》20册) 分类: 古方概述: 初期内痔、肛裂、肛周炎、混合...
养生
名称: 京万红痔疮膏
出处: (《新药转正》20册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初期内痔、肛裂、肛周炎、混合痔等。
组成: 地黄、穿山甲、木瓜、川芎、白芷、棕榈、血余炭、地榆、赤芍、土鳖虫、大黄、黄芩、当归、五倍子、桃仁、苦参、黄柏、胡黄连、白蔹、木鳖子、黄连、罂粟壳、苍术、栀子、乌梅、半边莲、红花、槐米、金银花、紫草、血竭、乳香、没药、槐角雷丸、刺猬皮、冰片
用法用量: 制成软膏。外敷,便后洗净,将膏挤入肛门内,一日1次。
主治: 初期内痔、肛裂、肛周炎、混合痔等。
加减化裁: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栀子:苦,寒。归心、肺、三焦经。泻火除烦,清热利湿,凉血解毒;外用消肿止痛。
黄芩:苦,寒。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
黄连:苦,寒。归心、脾、胃、肝、胆、大肠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。
黄柏: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除骨蒸。
苦参:苦,寒。归心、肝、胃、大肠、膀胱经。清热燥湿,杀虫止痒,利尿。
金银花:甘,寒。归肺、心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疏散风热。
半边莲:辛,平。归心、小肠、肺经。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
白蔹:苦,微寒。归心、胃经。清热解毒,消痈散结,敛疮生肌。
赤芍:苦、微寒。归肝经清热凉血,散瘀止痛。
紫草:甘、咸,寒。归心、肝经。清热凉血,活血解毒,透疹消斑。
胡黄连:苦,寒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退虚热,除疳热,清湿热。
大黄:苦,寒。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泻下攻积,清热泻火,凉血解毒,止血,逐瘀通经,利湿退黄。
木瓜:酸,温。归肝、脾经。舒筋活络,和胃化湿。
苍术:辛、苦,温。归脾、胃、肝经。燥湿健脾,祛风散寒,明目。
雷丸:微苦,寒。归胃、大肠经。杀虫消积。
地榆:苦、酸、涩,微寒。归肝、大肠经。凉血止血,解毒敛疮。
血余炭:苦,平。归肝、胃经。收敛止血,化瘀,利尿。
川芎:辛,温。归肝、胆、心包经。活血行气,祛风止痛。
乳香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活血定痛,消肿生肌。
没药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红花:辛,温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通经,散瘀止痛。
桃仁:苦、甘,平。归心、肝、大肠经。活血祛瘀,润肠通便,止咳平喘。
土鳖虫:咸,寒;有小毒。归肝经。破血逐瘀,续筋接骨。
血竭:甘、咸,平。归心、肝经。活血定痛,化瘀止血,生肌敛疮。
穿山甲:咸,微寒。归肝、胃经。活血消癥,通经下乳,消肿排脓,搜风通络。
冰片:辛、苦,微寒。归心、脾,肺经。开窍醒神,清热止痛。
当归:甘、辛,温。归肝、心、脾经。补血活血,调经止痛,润肠通便。
乌梅:酸、涩,平。归肝、脾、肺、大肠经。敛肺,涩肠,生津,安蛔。
五倍子:酸、涩,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敛肺降火,涩肠止泻,敛汗,固精止遗,止血,收湿敛疮。
罂粟壳:酸、涩,平;有毒。归肺、大肠、肾经。敛肺,涩肠,止痛。
刺猬皮:苦、涩,平。归肾、胃、大肠经。固精缩尿,收敛止血,化瘀止痛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