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方剂
None
名称: 伤湿止痛膏出处: (《中国药典》) 分类: 古方概述: 风湿关节、肌肉痛,扭伤。 组成: 伤...
养生
名称: 伤湿止痛膏
出处: (《中国药典》)
分类: 古方
概述: 风湿关节、肌肉痛,扭伤。
组成: 伤湿止痛流浸膏(生草乌、生川乌、乳香、没药、生马钱子、丁香各1份,肉桂、荆芥、防风、老鹳草、香加皮、积雪草、骨碎补各2份,白芷、山柰、干姜各三份,粉碎成粗份,用90%乙醇制成相对密度约为1.05的流浸膏)50克、水杨酸甲酯15克、薄荷脑10克、冰片10克、樟脑20克、芸香浸膏12.5克、颠茄流浸膏30克
用法用量: 按处方量称取各药,另加3.7~4.0倍重量由橡胶、松香等制成的基质,制成涂料。进行涂膏,切段,盖衬,切成小块即得。密闭,避热。贴患处。
主治: 风湿关节、肌肉痛,扭伤。
加减化裁:
荆芥:辛,微温。归肺、肝经。解表散风,透疹,消疮。
防风:辛、甘,微温。归膀胱、肝、脾经。祛风解表,胜湿止痛,止痉。
白芷:辛,温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解表散寒,祛风止痛,宣通鼻窍,燥湿止带,消肿排脓。
薄荷:辛,凉。归肺、肝经。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,透疹,疏肝行气。
川乌:辛、苦,热。归心、肝、肾、脾经。生川乌有大毒,制川乌有毒。祛风除湿,温经止痛。
老鹳草:辛、苦,平。归肝、肾、脾经。祛风湿,通经络,止泻痢,清热解毒。
香加皮:辛、苦,温;有毒。归肝、肾、心经。利水消肿,祛风湿,强筋骨。
干姜:辛,热。归脾、胃、肾、心、肺经。温中散寒,回阳通脉,温肺化饮。
肉桂:辛、甘,大热。归肾、脾、心、肝经。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温通经脉,引火归元。
丁香:辛,温。归脾、胃、肾经。温中降逆,散寒止痛,温肾助阳。
乳香:辛、苦,温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活血定痛,消肿生肌。
没药:辛、苦,平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散瘀定痛,消肿生肌。
马钱子:苦,温;有大毒。归肝、脾经。通络止痛,散结消肿。
骨碎补:苦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活血疗伤止痛,补肾强骨;外用消风祛斑。
冰片:辛、苦,微寒。归心、脾,肺经。开窍醒神,清热止痛。
樟脑:辛,热;有毒。归心、脾经。除湿杀虫,温散止痛,开窍辟秽。
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,谢谢。
None
发表评论